乐舞·情韵 | 第三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第一单元选介

2020年12月31日,第三届“年华易老,技·忆永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拉开帷幕。本次展映共分四个单元,分别向大家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个类别。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第一单元——乐舞·情韵

 

声音和动作是人类感知世界、表达自我的直接方式,音乐和舞蹈是人类艺术中起源最早的艺术形式,是人类对美的向往,对生产生活、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的反映,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达,是人与自然的融合与沟通。他们呈现于舞台上,更融入百姓生活中。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中,蕴藏着大量的音乐、舞蹈瑰宝。

 

此次影展中,音乐、舞蹈类共11部作品入选,他们分别是:

“苏统谋——南音”

“后宝云——彝族海菜腔”

“马金山——花儿(松鸣岩花儿会)”

“华尔贡——藏族民歌(甘南藏族民歌)”

“玉苏甫江·亚库甫——维吾尔族鼓吹乐”

“卢补良——唢呐艺术(晋北鼓吹)”

“蒲章俊——聊斋俚曲”

“宋光生——板头曲”

“文琰森——狮舞(松岗七星狮舞)”

“旺腊——傣族孔雀舞”

“代三海——鼓舞(武山旋鼓舞)”


我们选择其中的5部向大家介绍——


01马金山——花儿(松鸣岩花儿会)

马金山(1946-2020)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花儿(松鸣岩花儿会)代表性传承人


花儿是西北地区的一种高腔山歌,被誉为大西北之魂,声调高亢悠长,粗犷豪放,表现出人们对生活、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歌颂。


松鸣岩是甘肃省三大花儿会会场之一,也是河州花儿的发祥地之一。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至二十九,人们会从四面八方涌到松鸣岩,在小河边、山坡上、草地上高声歌唱花儿。马金山,自小学习花儿,一唱就是六十多年,其部分作品被临夏州文化局、群众艺术馆收藏,并被授予“太子山脚下的金唢呐”和“东乡族的二胡王”称号。本次记录工作中,传承人身体状况欠佳,但马金山老先生依然坚持拍摄,希望将自己的所学所长最大程度地留给后人。


遗憾的是,马金山老先生已于2020年3月28日因病逝世,此次记录工作中留下的影像成为了最后的记录,将他的歌声永远留在了松鸣岩的山水中。


02文琰森——狮舞(松岗七星狮舞)

文琰森(1938-)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代表性项目狮舞(松岗七星狮舞)代表性传承人


敲锣打鼓,庆祝丰收,松岗七星狮舞属于南派实狮舞的一支,其鼓乐恢宏雄壮,形象生动多变。文琰森幼年时期跟随师父焦贤学习舞狮,系统掌握了舞狮的最基本的马步,形成了“七星伴月”“逗鲤鱼”“逗蜈蚣”“逗蛇”等不同的表演套路,并且练就了“踩砂煲”“开椰子”舞狮的绝技。狮舞表演的在于伴奏的锣鼓乐节奏为“七拍半”,且有“骝马步”“彪步”等多种舞蹈步法,有“狗型”“伏虎型”等数种造型。记录工作中,八十多岁的文琰森全力配合,身手矫健,舞狮授徒,风采不减当年。


03旺腊——傣族孔雀舞

旺腊(1946-)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傣族孔雀舞代表性传承人


傣族人民喜爱孔雀,孔雀舞是傣族人们最喜爱的民间舞蹈,孔雀舞从自然生态中孕育,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情感的细腻表达。旺腊1957年开始学跳孔雀舞,曾师从帅喊很、莫恩帅、莫喊帅、瑞板、毛相等人。他吸收了各位老师跳孔雀舞的精髓,并将它们融会贯通,因此他的舞蹈风格别有一番风味,特别是他的眼神、抖肩等动作能惟妙惟肖地模拟孔雀的形象。瑞丽傣族孔雀舞以单人舞为主,也有双人孔雀舞,舞者以男性居多。该舞有丰富多样的手形动作和跳、转等技巧,四肢和躯干的各个关节要重拍向下屈伸,全身均匀颤动,形成优美的“三道弯”舞姿。风格轻盈灵秀,婀娜优美。


04苏统谋——南音

苏统谋(1939-)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有“中国传统音乐活化石”之称。苏统谋出生在一个南音世家,从小浸在弦管间长大,他说一生中很多东西都来自南音,与这古老的音乐交织在一起。自幼随父亲苏宗家学习南音,16岁入晋江木偶剧团,从陈天保继续学艺。他记忆了大量南音指谱曲,拥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对南音的“滚门”“曲牌”“支系”等有相当的了解。影片以苏统谋学艺、从艺、发展推广南音的过程为故事线索,讲述苏统谋六十余年的南音艺术历程。通过展现苏统谋对代表性南音作品的演绎,以及其对后辈的谆谆教诲和悉心指导,勾勒出苏统谋作为一位文化工作者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南音艺术甘于奉献、默默耕耘的形象。


05玉苏甫江·亚库甫——维吾尔族鼓吹乐

玉苏甫江·亚库甫(1936-2019年)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维吾尔族鼓吹乐代表性传承人


维吾尔族鼓吹乐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维吾尔民族特有的器乐乐种,广泛流布于新疆各维吾尔族聚居区。维吾尔族鼓吹乐主要用来为群众性的自娱舞蹈伴奏,有了鼓吹乐,无论大街小巷、村镇乡庄,都弥漫着欢乐的气氛。然而,遗憾的是,2019年玉苏甫江·亚库甫在家中去世。记录团队拍下的影像资料记录了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时光,展现了维吾尔族的各种节日庆典和人生礼仪中演奏鼓吹乐的场景,让我们随着鼓乐声,去了解一个老人的记忆。

观看更多影片

请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以下二维码

微信图片_20210123162802.jpg

让我们共同感受

传统音乐和传统舞蹈中

传达出的意蕴和意境

共同欣赏这律动中的情韵